
實驗室儀器設備損壞、丟失及事故處理規定.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實驗室儀器 設備 損壞 丟失 事故 處理 規定
- 資源簡介:
-
《實驗室儀器設備損壞、丟失及事故處理規定》講解了對實驗室中各類儀器設備的使用規范與責任界定方法,明確了人為原因造成設備損壞或遺失時應承擔的責任和賠償要求。根據該文件,一旦發生違反操作規程、未經授權使用、拆改儀器、搬運不謹慎等情況導致損壞或丟失均被認定為責任事故,并需要進行經濟損失賠償。賠償細則涵蓋零配件損毀、局部修復價值評估、整體損毀按原價比例賠償等多個方面。對于非人為且存在合理客觀條件下的損壞,文件亦提供酌情免賠機制,包括設備本身質量問題引發的損壞、正常使用壽命內損耗以及特殊情況試驗中無法避免的損壞等情形。當損壞、丟失、被盜事故出現后,必須由使用單位及時上報設備管理部門與保衛處展開調查,明確責任與教訓后填寫相關表格并提出賠償和處置方案。審批權限確定后的具體操作包括賬目注銷、財務核銷以及催繳賠償款項,同時規定賠償者需按時繳納費用,未如期支付將從工資中扣除;而被損壞或丟棄的設備若已修復,則歸屬學校并納入管理。文件中還提及對借出使用的設備損壞或丟失的相應條款,明確了賠償金額的執行方和催辦主體,確保設備損失得到妥善處理。
《實驗室儀器設備損壞、丟失及事故處理規定》適用于科研院校、實驗機構及企事業單位中的各類實驗室管理人員、操作人員以及設備使用人,主要針對化學、物理、生物等相關學科領域的儀器設備安全管理范疇。無論是日常科研實驗操作還是特殊試驗項目的執行,凡涉及精密儀器設備的應用、管理和保管活動均可適用。此外,相關規定也為行政辦公環境中可民用化設備的安全監管提供了借鑒意義。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