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魯紅干椒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規程DB15T2307-2021.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開魯 紅干椒 優質 高效 栽培技術 規程 DB15T2307 2021
- 資源簡介:
-
《開魯紅干椒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規程》講解了適用于內蒙古自治區尤其是開魯縣及周邊地區紅干椒種植區域的技術要求。規程對紅干椒栽培的生產條件進行了詳細規定,明確環境條件需達到DB15/T 2302標準。同時,該文件指出土壤應為疏松肥沃、耕層深厚、pH值適中的壤土或沙壤土,并需輪作。規程描述了詳細的栽培技術,包括符合NY/T 394標準的基肥施加量與整地操作、科學合理的定植時間與密度、規范的滴灌鋪設和覆膜過程,還涉及從育苗到田間管理各階段的關鍵環節。田間管理部分涵蓋了水肥管理的具體流程,明確了中耕、培土的重要性,提出了植物調整措施以優化枝葉結構和果實體積。此外,病蟲害防治內容根據NY/T 393準則列出了多種推薦農藥品種及其使用劑量,重點預防猝倒病、白粉病等常見病害和蚜蟲等害蟲的威脅。在采收環節,規定要在適宜的時機拔起植株并晾曬到含水量合適的標準后采集,確保辣椒品質穩定。文檔末尾提供的紅干椒農事管理記錄表可用于完整追蹤農田的各項信息,方便長期分析和技術優化。
《開魯紅干椒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規程》適用于內蒙古自治區范圍內的開魯縣及其他有類似自然地理條件的紅干椒種植區。主要服務于農業生產者、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以及相關的科研機構或政府部門,特別是那些致力于發展綠色食品生產的主體。其規范化的技術指標為提升作物產量與品質、推動當地農業向標準化和高質量方向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