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災害防御條例.doc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氣象 災害 防御 條例
- 資源簡介:
-
《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講解了我國為加強氣象災害防御,避免和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規定。該條例明確了氣象災害的定義,涵蓋臺風、暴雨(雪)、寒潮等自然災害,并強調因氣象因素引發的衍生、次生災害應遵循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條例確立了以人為本、科學防御、部門聯動和社會參與的原則,要求縣級以上政府將氣象災害防御納入發展規劃并提供財政支持。國務院及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需按職責分工合作,確保全國及各行政區的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順利進行。條例還特別指出,在涉及多個行政區域時,應建立聯防制度以增強信息交流與監督。此外,政府和相關部門有責任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普及氣象災害防御知識,提高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同時鼓勵學校將氣象災害防御教育融入課程,提升學生的自救互救技能。國家積極倡導氣象災害防御領域的科研活動和技術推廣,促進國際合作,提升科技水平。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在災害發生后負有自救互救義務,對做出突出貢獻者給予表彰獎勵。預防方面,條例要求地方政府組織普查氣象災害情況,建立數據庫,評估風險,劃定風險區域,編制并實施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考慮氣象影響制定工程標準,編制應急預案,定期演練,檢查防護設施,確保應對措施到位。
《氣象災害防御條例》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其管轄海域內從事氣象災害防御活動的所有單位和個人。具體而言,各級政府、氣象主管機構、相關部門以及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均需遵守本條例的規定。它不僅針對直接負責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專業人員,也面向廣大民眾,包括學生群體,旨在普及氣象災害防御知識,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對于從事電力、通信等行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條例特別強調要考慮氣象災害的影響,確保工程建設符合安全標準。此外,居住在易受特定氣象災害影響地區的人們,如大風沙塵暴、龍卷風、臺風、降雪冰凍、高溫、大霧霾多發區的居民,應當根據當地政府的要求做好相應的防范準備,積極參與到氣象災害防御工作中來。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