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建筑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規范DB11T2016-2022.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文物建筑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規范DB11T2016-2022 文物 建筑 雷電 防護 裝置 檢測 規范 DB11T2016 2022
- 資源簡介:
-
《文物建筑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規范》講解了北京市地方標準對文物建筑雷電防護裝置檢測的具體要求、流程和管理規定。該文件涵蓋了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以及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內容。在基本要求部分,詳細說明了檢測機構、檢測人員、檢測儀器設備、檢測質量和安全及文物建筑保護的要求。此外,還明確了檢測流程包括接受檢測申請、現場踏勘、制定檢測方案、實施檢測和出具報告等環節。對于檢測內容與要求,文件中分別就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等電位連接、電涌保護器(SPD)、防雷擊電磁脈沖屏蔽、防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等具體項目進行了詳盡的規定。最后,文件也強調了檢測報告的編寫規范和檔案管理的重要性,以確保檢測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這些規定不僅為文物建筑提供了系統的雷電防護檢測指南,也為保護文物建筑的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物建筑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規范》適用于各類涉及文物建筑的管理和維護單位,特別是那些負責文物保護、修復和日常管理的機構。它為檢測機構提供了詳細的檢測標準和技術指導,確保檢測工作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此規范特別針對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的建筑物,如博物館、古建筑群、歷史遺址等,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雷電防護措施,有效降低雷擊風險,保護文物建筑免受雷電災害的影響。同時,本規范也為相關部門提供了監督和管理依據,有助于提升文物建筑雷電防護的整體水平。
展開閱讀全文
